期刊文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域外渊源再估量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书写,基本遵循以中国为中心的模式,以中国学者的中国史研究为主体,至于与域外学术的关联互动则被作为一个边缘因素、次要方面来处理,归入中外史学交流、西方史学在华传播的范畴。这种做法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国际性视野的缺失和对域外因素的低估。
作者 陈峰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8ZDA169)的阶段性成果。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5

  • 1Г.Д.格洛维里,Н.К.菲古罗夫斯卡娅,马龙闪.波格丹诺夫的思想理论遗产[J].世界哲学,1992(5):18-28. 被引量:1
  • 2吴西岑.《机械的唯物论与布哈林》[J].动力,1930,1(1).
  • 3王宜昌.《中国社会史论史》[J].读书杂志,1932,2(2).
  • 4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1940,1(5):9-11.
  • 5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J].读书杂志,1932,2(2).
  • 6叶蠖生.对于学习中国历史的几点意见.解放,1941,(133).
  • 7何干之.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M].上海:生活书店,1937.2.
  • 8朱逸之.半殖民地中国之经济结构的特征[J].新生命,1930,(10).
  • 9何干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M].上海:生活书店,1937.
  • 10方峻峰.托洛斯基派之中国社会论[J].新生命,1930,(5).

共引文献1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