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人》从1941-1950年出过十版,内容稳定。1951、1952年曹禺对《北京人》展开大幅修改。其修改既出于现实政治压力也和自身"精神新生"有关;同时,旧版结构和语言上也存在"天然"缺陷。论文主要从三种删改展开研究:以曾文清小传的删改为核心,兼及曾思懿、袁圆小传;"工匠北京人"这一角色的删除;愫方作为"诗魂"在前述两种删改后彻底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人》真正的"经典"地位确立在1980-1990年代,这与"文革"后人们对于美和光明的普遍憧憬有关。新版《北京人》以剧作"原始蛮力"及"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工匠北京人"与袁圆、袁任敢共同构成的"荒诞喜剧感"上--的丧失,换得"诗意"的永恒;从"庄谐杂出"的"悲、喜、闹"剧纯化为"悲剧"。得失之间,不能遽下判断。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82,共28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培养计划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产(1951-195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