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堂教学设计如何通达价值观——基于情感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14

How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Can Achieve Values: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Based on Affective Educ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以"整全生命体"的状态在场的,其学习过程在"认知—情感"的互通中经由冲突、一致、反复等环节,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不仅课堂教学内容蕴含着价值观,课堂教学形式同样具有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功能。以学科知识和教学过程为载体,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蕴藏并体现在教学过程诸多细节的设计中。立足情感教育视角,课堂教学设计尤其应注重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悟,突出精神生活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情感融入、理解、体验、个人思维脉络以及系统化的经验等在生成、修正和发展价值观方面的基础性意义。在教学目标、环节、环境、互动等方面,设计凸出情感元素和特征的课堂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与个体生命产生联结,生成意义,并通达价值观,更好发挥教学育人功能。
作者 王平 WANG Ping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1,共6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青少年价值观学习的情感基础研究”(项目编号:CEA160202)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1(5):30-36. 被引量:16
  • 2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27(12):3-11. 被引量:75
  • 3帕特丽夏·怀特.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 4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自序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 7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31.
  • 8[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 9[美]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4.
  • 10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33(5):42-47.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