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棚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是宁德市蕉城区大棚种植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给葡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了蕉城区大棚葡萄灰霉病发生特点和发病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开展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
余小玲
机构地区
宁德市蕉城区植保植检站
出处
《果农之友》
2021年第7期37-38,共2页
Fruit Growers' Friend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柯杨,马瑜,朱海云,李勃,李燕,孙超.
葡萄灰霉病无公害防治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2017,34(3):87-91.
被引量:14
2
裴巧艳.
设施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
.果农之友,2014(4):28-2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康萍芝,张丽荣,沈瑞清.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392-395.
被引量:19
2
严红,燕继晔,王忠跃,李亚宁,金桂华,李兴红.
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J]
.果树学报,2012,29(4):625-629.
被引量:36
3
张玮,乔广行,黄金宝,王忠跃,李兴红.
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208-1212.
被引量:52
4
隋莎莎,李志文,张平,农绍庄.
纳他霉素结合柠檬酸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活性[J]
.食品科学,2013,34(24):299-303.
被引量:11
5
杨建华,马瑜,柯杨,李燕,李勃.
纳他霉素与普鲁兰糖复合处理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3):41-45.
被引量:5
6
马瑜,张晓瑞,李宝庆,李勃.
乙醇与普鲁兰糖复合处理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J]
.果树学报,2014,31(5):906-9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7
1
王斌,潘存娥,于柱英,华晓琴.
武威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
.青海农技推广,2022(1):12-13.
被引量:2
2
成培芳,马晓芳,云雪艳,王莉梅,胡健,董同力嘎.
生物及天然保鲜剂在葡萄采后灰霉病控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11-315.
被引量:5
3
钱恒伟,赵宇,黄金光.
青岛地区葡萄灰霉病病原鉴定及病害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7):87-90.
被引量:10
4
任志华,郭印山,张军辉,刘镇东,高宏艳,李坤,郭修武.
葡萄杂交后代灰霉病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4):24-28.
被引量:4
5
杨超,刘薇.
4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J]
.新疆农垦科技,2018,41(10):36-38.
被引量:3
6
任艳玲,王涛,沈晖,杨丰,王娟,王佳英,许宁,周富强,曹琦琦,马玉,李静.
蓝莓灰霉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19,48(3):118-120.
被引量:6
7
张玮,肖梦婷,黄敏,赵博.
短波紫外线辐照对灰葡萄孢抑菌机理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20(18):7-13.
被引量:3
8
崔增平.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2020(10):24-25.
被引量:2
9
张莉,张博源,黄继红,李琰歌,杨艳君.
植物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牧业,2021,5(2):55-60.
被引量:7
10
王斌,于柱英,任学花,党兴东.
武威冷凉灌区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特征与综合防控[J]
.现代农机,2022(4):110-1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崇怀,樊秀彩,李民,孙海生,姜建福,张颖,顾红,刘三军,魏志峰.
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郑艳无核’[J]
.园艺学报,2015,42(3):595-596.
被引量:13
2
张茂伟,曾兆和,王淑香,杜西政.
葡萄叶片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防治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93,23(4):340-340.
被引量:2
3
《中国葡萄志》[J]
.果树学报,2006,23(4):619-619.
被引量:1
4
郭景南,刘崇怀,冯义彬,樊秀彩,李民.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概述及使用讨论[J]
.果树学报,2010,27(5):784-789.
被引量:15
5
陈建,刘晓.
葡萄新品种夏至红在四川成都的引种试验[J]
.中国果树,2015(5):45-47.
被引量:6
6
李恩涛,余文芹,周全忠,杨昌祥,罗华林,饶霖.
瓮安县葡萄病虫发生种类调查及防治措施[J]
.耕作与栽培,2016,36(4):77-78.
被引量:2
7
杨勇,王建华,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李国平.
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160-163.
被引量:17
8
张迪,王晓东.
葡萄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7):24-28.
被引量:15
9
韩玉波,韩鹏,高文胜,赵克义,荆志强.
中晚熟鲜食大粒葡萄新品种‘玉波一号’和‘玉波二号’的选育[J]
.中国果树,2017(5):73-75.
被引量:6
10
王世平,李勃.
中国设施葡萄发展概况[J]
.落叶果树,2019,51(1):1-5.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4
1
贾汀.
金山区‘申华’葡萄主要病虫发生初探及防控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23(4):57-59.
2
魏一杰,王进,吕秀兰.
4个葡萄品种在四川成都地区的引种表现[J]
.落叶果树,2023,55(6):60-63.
3
查倩,殷向静,简攀煜,奚晓军,孙鹏鹏,蒋爱丽.
葡萄灰霉病生物源农药筛选试验[J]
.果农之友,2024(3):1-3.
4
魏一杰,吕秀兰,王进,邓群仙.
4个葡萄鲜食品种在四川成都地区的栽培表现[J]
.果树资源学报,2024,5(3):124-126.
果农之友
202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