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寂寞心曲有谁听——论冯至《昨日之歌》中的歌与泪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诗人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集中体现了青年冯至的诗情与才能。诗集中饱含着的寂寞的情绪,是成长中的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诗集中频繁出现的两个意象——歌与泪,可以成为走进诗人寂寞的内心世界的一条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歌与泪"这两个意象在诗中出现所得到的表达效果,来探究诗人寂寞表达的方式。
作者
王冰洁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1年第8期130-131,共2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冯至
《昨日之歌》
诗歌意象
歌与泪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陆耀东.
论冯至的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2):147-173.
被引量:9
2
袁可嘉.
一部动人的四重奏——冯至诗风流变的轨迹[J]
.文学评论,1991(4):119-125.
被引量:15
3
吕丽娜.
《昨日之歌》:自我的认知与追寻[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7):20-2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解志熙.
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上)——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J]
.外国文学评论,1990(3):48-56.
被引量:16
2
冯至.但开风气不为师[A].冯姚平.冯至至美诗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
袁可嘉.“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诗文选序》[A].王圣思.冯至作品集·昨日之歌[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4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姜涛.新诗的出发活力的展开[A].洪之诚.百年中国新诗史略--中国新诗总系导言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喆.
“我”和“我们”的诗歌——从人称选择分析卞之琳冯至诗歌的诗性主体[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187-19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1
1
常文昌.
中国现当代知性诗的演变轨迹[J]
.飞天,2000(12):100-104.
2
兰志丰.
十四行诗在中国译介的文化语境[J]
.电影评介,2008(3):97-99.
被引量:1
3
刘静.
论冯至“十四行诗”美学思想[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16-119.
被引量:1
4
翟文华.
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哲理性追求对早期诗歌的继承与发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23-225.
5
陈旭光.
从象征主义到英美现代主义——论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英美现代主义转向[J]
.山东社会科学,2007(4):25-30.
被引量:1
6
刘平平.
从“狭窄的心”走向“大的宇宙”——冯至从《昨日之歌》到《十四行集》的诗歌转型解析[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3):55-57.
7
杨华丽.
知性:冯至《十四行集》的美学追求[J]
.重庆社会科学,2007(11):54-58.
被引量:2
8
石晓霞.
论冯至诗歌的哲学意蕴[J]
.作家,2007,0(12):49-50.
9
蒋志权.
读冯至《北游》[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6-139.
10
汪云霞.
战争背景下的日常生活诗学——读冯至《十四行集》[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4(5):145-152.
1
陈婷.
《杜甫传》整本书阅读之有效技巧与方法探究[J]
.教学考试,2021(10):39-40.
2
李蒙蒙.
澄澈的灵魂,浑然的诗意--评《自觉诗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8):12-14.
汉字文化
202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