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字时代的视听传播:基于内涵与外延的本体论阐释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广播电视到视听传播的演进,伴随数字时代的变革不断被注入想象力;对这种变化加以本体论视角的观照则体现相应的重要价值。本文着眼于对"视听传播"这一核心概念的阐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的辨析探讨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视听传播何以在不同社会层面实现语境化的意义生产,由此,尝试对视听传播的发展进路提供一定启发。
作者
何天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6,共3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视听传播
内涵
外延
社会机制
语境化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常江.
流媒体与未来的电影业:美学、产业、文化[J]
.当代电影,2020(7):4-10.
被引量:65
2
周勇,何天平.
作为一种社会语境的中国电视:历史演进与现实抉择[J]
.当代传播,2020(5):15-21.
被引量:4
3
吴炜华,龙慧蕊.
传播情境的重构与技术赋权——远距家庭微信的使用与信息互动[J]
.当代传播,2016(5):95-98.
被引量:20
4
何天平.
抗疫中的视听传播:“图像”影响着什么?[J]
.青年记者,2020(12):26-2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方德运.
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大国地位的确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1-1.
被引量:2
2
詹恂,严星.
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2):112-117.
被引量:86
3
孙藜.
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4,36(5):6-20.
被引量:24
4
车琳.
从圣丹斯到奥斯卡--美国独立电影的电影节路径[J]
.电影艺术,2018,0(6):112-117.
被引量:5
5
覃倩,覃信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五轮改革[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94-97.
被引量:4
6
余志为.
语法更新的历史:从“冷媒介”视角分析中国电视进化史[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1):35-39.
被引量:4
7
喻国明.
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兼论“平台型媒体”是未来媒介发展的主流模式[J]
.新闻与写作,2015(2):41-44.
被引量:151
8
沈荟,王学成.
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12):81-100.
被引量:19
9
周勇,何天平,刘柏煊.
由“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技术视野下中国电视传播逻辑的嬗变[J]
.国际新闻界,2016,38(11):144-160.
被引量:17
10
常江,李思雪.
劳拉·穆尔维:流媒体技术使文化民主成为可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当代面向[J]
.新闻界,2018(8):4-9.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86
1
杨丽婷.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47-50.
2
张雁飞.
拟像背后的真相——对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思考[J]
.电影新作,2020(5):150-155.
被引量:2
3
申林,李俊阳.
流媒体背景下影视剧再创作的权威性研究——以APP“新片场”中的“混剪”专区为例[J]
.传媒论坛,2023,6(21):50-52.
4
杜俊儒,王明建.
传统武术社会组织的文化建构与赋权——基于北京M武术社的质性考察[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4):63-75.
5
高芳芳,张佳楠.
孝子之养:健康信息关注与家庭沟通模式如何影响人们与父母分享健康信息[J]
.国际新闻界,2023,45(12):117-135.
被引量:1
6
王淑文,赵淑娥.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8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0,9(1):27-27.
7
周勇,何天平.
“自主”的情境:直播与社会互动关系建构的当代再现--对梅罗维茨情境论的再审视[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6-18.
被引量:61
8
陈雪薇.
移动场景与共同在场——家族微信群对新时代家庭的重构和关系维系[J]
.北方传媒研究,2018,0(1):61-63.
被引量:2
9
刘宗义.
微信传播的点和面[J]
.重庆社会科学,2017(1):108-113.
10
薛爽,尹海洁.
异地养老者的互动困境与虚拟互动实践[J]
.理论月刊,2018(7):142-1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1
1
刘秀梅,朱清.
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7-12.
被引量:39
2
段晓涵.
共在性与共享性:打卡式数字阅读APP的模式与社交实践[J]
.传播与版权,2021(5):54-57.
被引量:1
3
袁靖华.
媒介愿景:内涵与规划[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4):10-12.
被引量:2
4
邵培仁.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1):135-144.
被引量:96
5
李红艳.
乡村传播学概念解析——兼论乡村传播学与发展传播学之异同[J]
.新闻界,2008(6):42-44.
被引量:22
6
彭兰.
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
.新闻界,2019(1):34-43.
被引量:395
7
王茜.
社交化、认同与在场感:运动健身类App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2):149-156.
被引量:41
8
王永友,史君.
“文化共享”理念的理论演进与实践逻辑[J]
.南京社会科学,2016(1):149-156.
被引量:26
9
吴炜华,龙慧蕊.
传播情境的重构与技术赋权——远距家庭微信的使用与信息互动[J]
.当代传播,2016(5):95-98.
被引量:20
10
李江静.
新形势下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着力点[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94-10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
1
杨丽婷.
传播场景的重构:视听应用“一起看”功能使用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47-50.
2
屈梦茹.
技术赋能:数字时代新闻视听传播的媒介创新应用——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J]
.北方传媒研究,2023(2):11-15.
3
袁靖华,陈宇辉.
共富视听媒体指数:赋能精神共富的视听传播策略[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45-52.
被引量:1
4
曾俊淇,李江静.
数字时代传播格局的系统性重构及意识形态风险应对[J]
.思想教育研究,2024(2):99-106.
被引量:2
5
张承国.
地方媒体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的路径[J]
.全媒体探索,2024(3):30-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蒋锐,俞虹.
开放·融合·共生:主流媒体数字平台建设与视听媒介生态的多维互构[J]
.电视研究,2023(6):20-24.
被引量:1
2
陈方芳,陈潇雪.
数字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系统应对[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3):16-23.
3
李洪岩,钟宏程.
媒介深度融合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实践路径——以“学习强国”为例[J]
.吉林教育,2024(14):9-11.
4
李溪.
地方纸媒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的路径[J]
.传播力研究,2024,8(27):58-60.
5
珠娜.
洞察时代脉搏——新闻短视频传播力的提升策略[J]
.新闻文化建设,2024(18):11-13.
6
李辉.
地方媒体如何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J]
.新闻文化建设,2024(18):43-45.
1
袁强亮,冷媚.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
.炎黄地理,2021(6):101-103.
被引量:4
2
华启和,张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话语权的发展进路[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251-256.
被引量:2
3
金惠敏,陈晓彤.
公共阐释及其感知生成——一个现象学—阐释学的增补[J]
.学习与探索,2021(7):143-151.
被引量:1
4
刘晖,潘霁.
英美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制造”[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4):176-185.
5
官笑涵.
大众传播理论中的受众地位变迁探析[J]
.传媒论坛,2021,4(13):173-174.
青年记者
202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