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遮蔽的“感觉诗学”--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古典诗学谱系中最为经典的诗学传统,可划归于“抒情诗学”范畴。在新诗发展初期,“抒情诗学”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因而学界普遍认为紧随“抒情诗学”之后便是“知性诗学”,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尚存在一个“感觉诗学”阶段。“现代派”诗人反拨抒情言志传统,发现与强调“感觉”对于诗的重要性,并在理论探索和诗歌创作中试图建构“感觉诗学”,由此展开对“现代”的想象.形成抵达“现代”的不同路径,对于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但学界对此鲜有探述。故而,笔者对此进行钩沉寻绎,希望为探赜新诗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现代派”诗歌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作者 罗小凤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3-184,共12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诗歌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研究”(项目编号:19BZW12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1

  • 1蓝棣之.关于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7(2):18-24. 被引量:2
  • 2李媛.知性理论与三十年代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62-181. 被引量:6
  • 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A].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 4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 5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J].新诗,1937.
  • 6《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523页.
  • 7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 8叶公超.《爱略特的诗》[J].清华学报,.
  • 9北平晨报·诗与批评,.
  • 10新诗,1936.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