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40年代后期,河北解放区大范围的蝗患连年出现。地形、土壤、温度、蝗虫的生理特性以及战争等因素为灾害频发提供了自然和社会环境。蝗灾导致粮食产量减少,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解放战争期间的军需民食。解放区军民为了解决蝗患,投入大批干部群众进行灭蝗斗争,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基层共产党员起到了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亲密融洽的军民关系成为有效的社会动员的保障条件。实际组织过程中,建立灭蝗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治蝗,便于确定责任人、统一力量、明确分工;建立联防制度,利于掌握蝗情、互通情报,制定合理防治方案;基层党员积极宣教,他们在捕蝗过程中敢为人先的行为,扩大了群众基础,感化了消极应对的群众,成为动员工作的助推力。应对蝗灾的措施及解决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促使中共基层组织工作进一步完善,积累了社会动员经验,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根治蝗患。
基金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科研立项课题“1940年代后期京津冀地区蝗灾及社会应对研究”(2020LS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