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形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类型,可将血友病分为甲型和乙型,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IX(FIX)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在男性人群中甲型血友病的发病率约为1/5000,乙型血友病的发病率约为1/2500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1]。血友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常见在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2],行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甚至容易危及生命。我科于2020年3月收治1例外院膀胱修补术后9 d仍出血的血友病B患者,经过全院多学科协调合作,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住院9 d痊愈出院。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7期2677-2679,共3页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