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发达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往往会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恶化乃至逆差现象。然而对于明清时代的中国而言,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却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处于持续显著的国际收支顺差。本文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明清白银货币体系下,货币供给及其增长主要源于海外白银的流入,相应产生了对于获取海外白银的强劲需求。白银对于明清时代中国社会而言,并非是一种轧平贸易差额的平衡手段;白银本身就是中国参与国际贸易体系的根本目标。在白银货币体系下,不仅国内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难以保证实现,同时用庞大的国内经济资源换取白银的做法不仅在短期内牺牲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福利和未来的增长空间,在长期内也由于"海外白银悖论"而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日益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