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中的“时”“体”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语言研究中,“时”“体”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随着对比语言学的出现,语言间的对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英汉这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它们的时体系统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别对比汉英的“时”范畴与“体”范畴以及时体的搭配介绍了两种语言的时体系统,相对全面地对它们的“时”、“体”做出了详尽的阐述。
作者
安妮
赵东
机构地区
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6期178-179,共2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关键词
时
体
对比语言学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赵朝永,王文斌.
中国学习者英语时体习得偏误分析:英汉时空差异视角[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13-21.
被引量:20
2
周慧先.
汉英动词“时”和“体”的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2):55-60.
被引量:13
3
石毓智.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183-201.
被引量:110
4
张济卿.
汉语并非没有时制语法范畴——谈时、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语文研究,1996(4):27-32.
被引量:42
5
李铁根.
“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
.语言研究,2002(3):1-13.
被引量:68
6
谢应光.
英语动词时态表示的时间关系新探[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5):40-4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文秋芳,王立非.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
.外国语,2004,27(4):18-25.
被引量:225
2
李铁根.
定语位置上的“了”、“着”、“过”[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55-64.
被引量:9
3
李铁根.
连动式中“了、着、过”的单用和连用[J]
.汉语学习,1998(2):14-18.
被引量:7
4
张济卿.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J]
.语文研究,1998(3):18-26.
被引量:55
5
竟成.
汉语的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述[J]
.语文研究,1996(1):1-5.
被引量:61
6
竟成.
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J]
.语文研究,1993(1):52-57.
被引量:48
7
房玉清.
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
.汉语学习,1992(1):14-20.
被引量:51
8
宋玉柱.
经历体存在句[J]
.汉语学习,1991(5):1-6.
被引量:25
9
陆俭明.
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24-37.
被引量:105
10
邓守信.
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7-17.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234
1
程铭.
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2
刘正光,施卓廷,张紫烟.
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
.外国语,2023,46(6):45-56.
3
刘振前,生为.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222-231.
被引量:3
4
徐晶凝.
助词“了”的对外汉语教学分级方案[J]
.对外汉语研究,2021(2):29-45.
5
李卫民,史进东,沈利波.
英语时态的文化解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122-123.
6
贺卫国.
“ABAB着”格式的初步考察[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40-42.
被引量:2
7
岳中奇.
“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J]
.语文研究,2000(3):19-27.
被引量:17
8
杨文波.
小议现代汉语的时体标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7):20-26.
被引量:2
9
杨滢滢,张雪梅.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时态使用一致性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9(3):50-58.
被引量:3
10
李晓琪.
汉语“了”字教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110-115.
被引量:16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