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被引量:4

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Insights from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AMS) of granite and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目前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发育的岩浆岩是岩石圈深部减薄过程在浅部的重要响应,也是克拉通破坏在浅部的直接表现.岩体侵位机制和侵位过程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并记录同期区域大地构造信息.15年来,通过对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岩浆发育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及早白垩世晚期)22个花岗岩体开展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的研究,反演岩体的就位过程;结合早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探讨岩体侵位的构造背景,进一步约束华北克拉通在不同阶段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克拉通破坏的相关性.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均具有一致的N(E)-S(W)向的磁线理,早白垩世早期岩体和变质核杂岩以NW-SE向(磁)线理为主,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磁线理则比较分散.结合区域构造,我们推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侵位受区域N(E)-S(W)向弱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早白垩世早期岩体侵位则受区域NW-SE向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而早白垩世晚期岩体就位与先期浅表弱伸展已经产生空间相关.总而言之,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经历了从N(E)-S(W)向NW-SE的转变,并体现出阶段性由弱渐强的表现.上述伸展构造发育方向的转变可能代表蒙古-鄂霍茨克带和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东部相互作用过程.
作者 林伟 曾纪培 孟令通 邱华标 卫巍 任志恒 褚杨 李双建 宋超 王清晨 Lin W;Zeng J;Meng L;Qiu H;Wei W;Ren Z;Chu Y;Li S;Song C;Wang Q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8-1593,共36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2和2016YFC060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855212,91755205,41872208)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0

二级参考文献1583

共引文献3948

同被引文献15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