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存在着耦合互动的共生机制,传统生计策略的抉择大多融嵌于自然环境的约束范畴,而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计理性。人们依赖在互有差异的生态格局基础上,经过身心实践后形成了适应本土发展的生计方式,善于把山、水、地、树、气候等生态元素进行最优组合再造,从而孕育了“稻田养鱼”重组水稻模式、“气候—鱼苗”经济模式、“河道运输兼营林运”商业模式等生计类型,在特定的空间和有限的资源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着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村民的生态智慧。
出处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2-87,共6页
Journal of Gui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金
2020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水族整体脱贫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与经验研究”(批准号:20GZY10)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全面小康时代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精准脱贫户的获得感研究”(编号:2019z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