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悲凉与孤独的挽歌--从叙事视角看《呼兰河传》中的国民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才情的天才型女作家,其短暂的创作生涯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诸多文学精品。《呼兰河传》是萧红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通过回忆性话语叙述家乡呼兰河城的风貌和精神活动,以表达对家乡的特殊感情的艺术创造。本文从叙事视角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儿童视角、全知视角、萧红视角三种不同视角在《呼兰河传》中的运用,并分析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如何通过三种不同视角对国民性进行揭露与批判,以及由此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从而更好理解萧红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
作者 王雅雯
出处 《最小说》 2021年第2期42-43,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艺术广角,2006(2):34-35. 被引量:134
  • 2王玉屏.论《呼兰河传》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美学意义[J].惠州学院学报,2007,27(4):60-64. 被引量:1
  • 3萧红.呼兰河传[A].萧红十年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770,771,693.
  • 4萧红.后花园[A].萧红十年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832,832,842,841,841,842,839.
  • 5茅盾.《呼兰河传》序[A]..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292.
  • 6[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 7迟子建.旧时代的磨房[A].迟子建文集:第2卷[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 8林贤治.萧红十年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 9萧红.萧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58.
  • 10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94.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