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维意识"作为教育主体的"驱动性认知结构",是对教育理论进行实践转化的思考框架,更是理解教育理论、诠释教育事物与采取教学行动的基本立场。主体意识的觉醒、思维窠臼的跳脱与知识结构的完备是"思维意识"生成的前提条件,需要明晰实体性思维与关系性思维、预成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分析性思维与筹划性思维之间的边界张力。问题意识与学习意识、研究意识与反思意识、批判意识与重建意识分别作为"思维意识"发生、驱动与生成的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教育主体"思维意识"生成的运作模型。"思维意识"的生成包括自我探索、外力介入、内化吸收与外化重建四个阶段,需要注重"辩证思维",敞开思维意识的对话空间;运用"过程思维",丰富教育主体的意识体验;形成"实践思维",重构思维意识的运演方式。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9,共9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知识生产与基本理论创新研究”(CAA2102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