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言不尽意”“立象尽意”与文学作品的解读及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学作品以文字为媒介来表述作家的思想情感,实现作家对宇宙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尽管文学作品能够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文字的艺术魅力,但因语言的多意性、私人性及其表意的局限性等因素,无法将作家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立象尽意”则为作家很好地提供了表述其思想的有效途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对其文本诠释的最好方法。
作者
陆跃升
机构地区
凯里学院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2,34,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文学诠释
再创造
言意观
途径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蓉.
论“言意之辩”对魏晋文学创作的启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4):79-8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毛正天.
“言不尽意”: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重要命题[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4):62-6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陆跃升.
古代的“言意观”与文学诠释[J]
.文艺评论,2011(12):13-16.
被引量:1
2
胡小曼.
从“得意忘言"到“文学自觉”——浅谈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与文学理论及创作[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163-163.
3
高蕾.
试论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的哲学美学意味[J]
.今古文创,2022(18):38-40.
1
葛亮.
有关《瓦猫》的回应:岁月静默,唯器能言--传统的匠人精神与当下的文学诠释[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4):1-3.
2
王兆胜.
国体散文与观念变革[J]
.文艺争鸣,2021(7):15-20.
被引量:6
3
江伟伽.
从人称代词看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3):64-66.
4
曹学军.
从“知人论世”到“知人论诗”[J]
.中学语文,2021(21):78-80.
5
余多星,王习胜.
言·意·实:荀子的言意观及其现代诠释[J]
.学术探索,2021(8):22-29.
6
李晓雪,景银,曹阳.
“象”视域下的商周青铜艺术解读[J]
.西部皮革,2021,43(17):85-86.
7
姜海军.
在读史知史明史中感悟史学魅力[J]
.人民论坛,2021(24):110-112.
8
杨国荣.
经典、经学与经典之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5):1-8.
被引量:6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