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全球经济秩序不稳定性增强,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成为焦点,各国通过谈判联盟争夺改革主导权。在国际权力格局、国际组织制度环境、成员利益偏好和身份认同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志同道合者联盟、议题联盟,以及区域联盟三种常见类型。早期,谈判联盟主要在国际组织内活动,未对权威机制造成威胁。但随着传统国际谈判通道受阻,多边贸易机制改革落后于社会预期,联盟重心逐渐转向地区替代性制度建设。在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回归的当下,确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切实推进,以此为平台维护亚太供应链完整性,构建平等、公正的贸易规则与合作框架应是中国开展经济外交、构建谈判联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点内容。
作者
刘稚
李致斐
Liu Zhi;Li Zhifei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22,共20页
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基金
教育部国际司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推动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9GBQY08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