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城市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被引量:1

Space Conversion,Technology Empowerment and Multiple Expressions of City Blocks Publicnes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将城市街区更新置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城市街区规划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更新变动,同时也是一种公共性结构的复杂转换与再造过程。水亭门在历史上便是作为古衢州最具象征性意义的公共性承载空间而存在的,以南孔为依托的儒家公共性理念,以商会、会馆为载体,构成了融传统地缘、乡缘特色为一体的公共性构造,并通过有形的街区和存留文物得以充分地展现。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上述这些传统公共性逐渐失去了实体性依托并开始走向消解。进入新世纪,如何通过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空间转换和技术赋能,实现公共性结构的再造,成为古城街区更新的核心问题。如何建立起街区公共性建构进程中"公"与"共"的联结?如何提升街区文化资本,使那些"在地公共性"获得重生?如何依托南孔儒家文化打造"有礼街区"?衢州水亭门古街区的更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有启示性且可操作的经验模式。
作者 田毅鹏 都俊竹 Tian Yipeng;Du Junzhu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52,共12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比较研究”(18ZDA1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158

共引文献29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