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实现地震作用后的可恢复功能,设置合理的主要和次要耗能构件,设计耗能能力强的低屈服点阻尼器,有目的地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和损伤破坏过程,使结构形成有效的多道抗震防线,控制主要构件的损伤,实现结构最优的地震失效模式,保证震后可快速更换损伤破坏的构件。提出一种新型SRC框架-RC墙板混合结构体系,针对地震高发地区,通过可更换构件为手段,加入结构控制概念,实现结构地震后的可恢复功能。
出处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年第7期164-165,共2页
Inner Mongolia Coal Economy
基金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项目,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的屈曲阻尼器减震耗能研究(201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