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将“考古发现”引入“史前时期”--历史教学评价设计例谈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史前时期”的历史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主要依据考古发现重构,所以本文尝试将考古发现及考古研究方法引入教学评价设计中,旨在探究评价设计指标、方法创新与优化的方法,并促进评价设计理念的更新。
作者
沈治仁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
出处
《华夏教师》
2021年第2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评价设计
实践与思考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姚锦祥.
从史前时期的课程内容谈历史教学中证据使用的方法[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9):16-20.
被引量:7
2
叶小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4):10-14.
被引量:19
3
李锐.
“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J]
.历史研究,2012(4):116-133.
被引量:36
4
张汉林.
略谈史料教学的两个问题[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3):61-63.
被引量:8
5
钱耀鹏.
略谈考古学文化与史前社会研究[J]
.中原文物,2005(3):9-1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乔治忠.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140.
被引量:30
2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
.考古,1959(4):169-172.
被引量:147
3
于省吾.
略论甲骨文“自上甲六示”的庙号以及我国成文历史的开始[J]
.社会科学战线,1978(1):333-335.
被引量:8
4
严文明.
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J]
.文物,1997(6):27-35.
被引量:78
5
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见《古史辨》第二册.
6
裘锡圭.《释(子羔)篇“铯”字并论商得金德之说》,《简帛》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70页.
7
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收入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796页.
8
王国维.《殷虚文字类编序》,收入《王观堂先生全集》第4册,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年.
9
常金仓.《中国神话学的基本问题: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见《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第13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共引文献
69
1
熊贤品.
傅斯年对“二重证据法”的认识与突破[J]
.思想与文化,2022(2):317-332.
2
钱耀鹏.
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权的更迭[J]
.中原文物,2006(3):32-38.
被引量:4
3
李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新变化[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6):30-37.
被引量:1
4
叶小兵.
整合设计:中学历史课程新走向[J]
.教育科学论坛,2012(11):11-15.
被引量:8
5
叶小兵.
简述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取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35-38.
被引量:6
6
徐志兰.
从课标的变化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
.教育科学论坛,2013(2):13-15.
被引量:6
7
姜萌.
王国维“清学三阶段论”溯源[J]
.齐鲁学刊,2013(3):35-43.
被引量:2
8
李锐,邵泽慧.
北大汉简《老子》初研[J]
.中国哲学史,2013(3):20-29.
被引量:7
9
李英顺.
中韩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2013(26):89-89.
10
张海丹.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及其例证[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5):138-1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侯桂红.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J]
.历史教学问题,2021(4):141-147.
被引量:20
2
杨蕊如.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以“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历史人物评价”为例[J]
.花溪,2021(24):0059-0059.
被引量:1
3
郭晶晶.
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坚持唯物史观导向--浅谈历史人物评价教学的原则[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12):62-64.
被引量:1
4
许星.
构建目标分类体系,提升历史教学评一致性[J]
.中学历史教学,2022(5):61-63.
被引量:3
5
张娟.
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与健康价值观的树立[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2(7):60-6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魏华.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3(28):150-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荣海.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18):142-144.
1
高亚芳.
初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电脑乐园,2021(5):0263-0263.
2
曾远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
.花溪,2021(21):0220-0220.
3
何国菊,曹园,苏宇霞.
茶叶清洁化生产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6(3):105-107.
4
邓云,刘群红,田晔,尤佳锋.
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8):4132-4133.
被引量:9
5
蔡妮,张兴雪.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构建中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8):148-149.
被引量:1
6
于嫣红.
多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呈现的新特点探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9):191-192.
7
李永林.
室内装饰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监督管理思考研究[J]
.安防科技,2021(24):15-15.
8
刘学堂.
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基于史前遗存的分析[J]
.新丝路学刊,2021(1):63-81.
华夏教师
2021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