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协和大学的师生曾致力于采集研究福建歌谣。其中,美籍传教士沙善德不仅采集过大量福建儿歌及船歌,还讨论了歌谣的韵律、类型、音乐及演唱情境等;该校学生江鼎伊就歌谣的采集与研究发表过论述,并在其主编的《民俗周刊》上刊登了多篇与歌谣相关的文章。福建协和大学时期的歌谣研究活动不仅弥补了歌谣运动中福建歌谣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体现出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歌谣研究倾向。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第5期98-107,共10页
Folk Culture Foru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阶段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英文汉学期刊中的中国民间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1832—1949)”(项目编号:21YJC751003)阶段成果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近代西方人译介中国歌谣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H013)阶段成果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民俗学志》与早期中国民俗研究(1942—1948)”(项目编号:21XWB01)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