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术界目前对鲁拜诗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情况之研究多集中在个案分析上,某首或某几首鲁拜诗的翻译常被论及,而且多偏重于翻译语言的选用和原诗意义的传达,忽视了翻译文化学派从“赞助人系统”和外在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翻译的主张。实际上,鲁拜诗在五四前后形成了翻译热潮,众多的报刊和出版社均刊登或出版了鲁拜诗,很多著名诗人纷纷加入翻译的行列,形成了外国诗歌译本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稀有现象。究其发生之故,则无外乎内外两种原因:从外在原因来看,是世界范围内的东方诗歌翻译热潮和中国五四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的促成;从诗歌发展的内在角度来看,是五四时期的译诗论争和新诗形式建构等文学性因素的促成。鲁拜诗的翻译热潮与中国新诗形式艺术的发展相得益彰,前者促进了后者的成熟,后者促进了前者的传播。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21年第3期25-25,共1页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的‘以译代作’现象研究”(18BZW17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