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细察石凌鹤1933年《电影专刊》的影评写作,不难发现其中包含十分复杂和暧昧的内容,与其将之笼统概括为左翼阵地,不如说是意义协商的话语场。作为电影"新人"的石凌鹤的影评写作明显具有来自多重身份背景的"印象式"特征;重褒轻贬的行文倾向和润物无声的宣传策略成为了一种"得体而恰当"的工作方式;这些都与《申报·本埠增刊》的纯商业属性密不可分。石凌鹤在《电影专刊》的影评既与革命话语和商业文化合流的战斗方式相一致,又体现了普通文艺工作者在战乱祸患中的生存哲学。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8ZDA2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