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语》“观过知仁”释义--以朱子与湖湘学派的辩论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观过知仁"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观人之法",历代注家对其注解不一,至朱子与湖湘学派则展开激烈辩论,将其诠释纷争推至高潮。究其诠释分歧不仅在于对具体字义不同的理解,还在于从不同的理论架构对其进行诠释。朱子认为考察他人过于厚或过于薄,可知其仁与不仁;湖湘学派则认为是观自己内心之偏,使其回归仁体的本然状态。朱子持以党为类、仁为仁爱、以及观他人之过的观点,将其置于工夫论的视域下,认为湖湘学派有"强窥仁体"、流入佛老之嫌;湖湘学派则持以党为偏、仁为一体之仁、以及观己之过的观点,着重从本体的视域建构仁,认为"仁"是即体即用、即存有即活动的。朱子与湖湘学派将同一概念放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讨论,分歧必然会存在,为此,需用"共情"的眼光看待存在的分歧,并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作者 刘晓颖
出处 《汉字文化》 2021年第19期53-55,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