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外”转向问题曾几度引发论争,近期该话题再次发酵,秦法跃、郭宝亮、段晓琳、喻向午、曾攀等学者纷纷撰文论述。上述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无论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探讨,还是对作为学术术语的“向内转”“向外转”的梳理和考证,都是基于对当下文学发展态势、转向和变化的一种敏感把握,也映射出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潮流的一次新转向。或者说,“向内转”与“向外转”的趋势传达了转型时期中国文学随着现实社会环境的转换而不断流变起伏的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样关乎文学生态的方向性、历史性变动的关键词,我们习以为常地加以运用,却并未对概念变迁及界定过程做系统梳理和考证。因此,本文试图对作为关键词的“向内转”与“向外转”,从命名到学术术语及其运用变迁过程做一次回顾。事实上,对“向内转”这一词的考证,包括诸如“向内转”与现代派的关系、“向内转”与主体性等问题已经有研究者撰文关注。段晓琳的《主体与本体:文学“向内转”的双重维度——兼谈新时期主体论与形式文论的关系》《“向内转”与“现代派”的理论渊源》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但本文主要是侧重论述该词运用的变迁过程,以及转向过程中蕴含的青年作家创作问题。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2,共8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