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词体的短小篇幅与抒情特质让人们在对它诠释时不得不向文本外求助,从而形成"外文本"。外文本的形成途径略有两种:其一为作者本人陈述,包括词题、词序以及其他讲明创作缘由、作品意义的书信、诗歌等;其二为他人叙述,这种外文本又可分为在场叙述与不在场叙述两种,大量的词本事即属于不在场他人叙述。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心里推导出一个作者形象即"隐含作者",此形象又通过对词文本的演绎被具象化为本事。在阅读中会有更多符合这一隐含作者形象的本事产生,并加入隐含作者形象的具象化编织中,影响读者阅读时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本事所逐渐勾勒出的作者形象代替了作者本身,使"作者"作为符号文本脱离真实主体,参与到二次叙述的"外文本"中发声。词文体在阐释过程中的"外文本"传统是"比兴寄托"形成的重要内因。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9,共8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