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古代"性灵"文学思想在绵邈悠长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在世俗文学和宗教文学两个场域发展变化的格局。就前者来说,自南朝以至于明清,"性灵"之意的主格调乃创作主体心灵所为的思想与情感;但在不同历史段落略有出入甚至新变,南朝理论家扣住"心""情""兴"而发作,唐宋则进入"心性""性情"层面,金元则引进了道教之"真"而发明了"元气"论,明清一仍金元之"真",但新增了"趣"之意从而将"性灵"引领到文学审美、文学艺术的路径上。就后者来说,"性灵"思想以道教哲学自然气论和宗教关怀为底色揉进文学的元素,汉晋南朝以文气、风气、逸气诠释"性灵",唐宋援引内丹道以抒心写性来表达"性灵",金元明则综合了自然之气,主观之情与性,精神之愉悦审美而构成全真教、张宇初、张三丰等完整系统的性灵理论体系。就两个场域之关系而言,则为由平行发展至融合互补,即道教文学客观的"气"向世俗文学主观的"情""性"和文学审美的愉情怡性以及真趣之美发展以致最后融合,两者于"性灵"这一支点上协同发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202,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