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空间改造为例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校园公共空间建设,挖掘空间育人价值,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学界在公共空间建设的研究方面存在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度不高、内涵不足教育理念难显现、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缺位等问题,这些成为阻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育人功能发挥的主要屏障。本文从空间建设的参与者着手,分析产生以上屏障的原因,并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空间改造的实际经验,围绕空间育人的四个方面因素:文化、理念、环境和管理,重新对空间建设的参与方进行角色定位,各取所长,以期构建一个多方联动的空间育人机制。
出处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1年第6期84-93,共10页 th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34

  • 1杨晓江.美国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0(S1):43-47. 被引量:24
  • 2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近代史研究,1998(2):298-307. 被引量:25
  • 3许淳熙.学术沙龙与科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5,13(1):76-79. 被引量:18
  • 4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33. 被引量:21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52.
  • 6《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二章第四节.
  • 7尤尔根·哈贝马斯,汪晖译..《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25,126,126,128,129页..
  • 8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999年,第35-38,39-40,41,223,32,46页.
  • 9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990年版序言”,第5-6页.
  • 10Seyla Benhahib, “Model af Public Space: Hannah A.rendt, the Liberal Tradition, and Jurgen Habermas”, 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ited by Craig Calhou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2.p.74, 86, 86- 87.

共引文献251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