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理想”到“现实”:儿童网络游戏玩家道德自我认同建构机制

From“Ideal”to“Reality”:Children’s Online Games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Players'Moral Self-identi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网络游戏世界中儿童道德自我认同的发生机制对于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较为神秘的未知领域。在阅读儿童网络游戏玩家虚拟自传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拉康三界理论中的想象界可以作为解开儿童网络游戏玩家道德自我认同机制的密码。网络游戏中的化身、观念以及情境等元素与玩家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拉康所说的镜像认同,能量在主体与其镜像认同形成的格式塔意象之间反复投注,形成理想的道德自我,并与现实中的道德自我产生关联,从而对道德自我认同进行形塑。此外,侵凌性以及反思性的游戏自传也从消极和积极的方面对儿童网络游戏玩家的道德自我认同产生影响,网络游戏中自我道德认同的构型过程也为教育者和监护人的干预提供了运作空间。
作者 李爽 Li Shuang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21年第11期20-27,37,共9页 Children's Study
基金 2019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儿童网络游戏道德评价标准拟制研究”(课题号:AIAA19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87

  • 1周晓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4(6):94-98. 被引量:27
  • 2周晓虹.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60-66. 被引量:6
  • 3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4[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28页.
  •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 7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 8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9朱文华.传记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 10[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8页.

共引文献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