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理论实质与社会危害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往往打着"普世价值""全球话语"的幌子,在理论上通过论证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性等,淡化乃至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害甚大。"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理论基石是哲学基础上的抽象人性论,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政治观上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必须坚决抵制。
作者 赵子林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78,共6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提升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研究”(项目编号:21BKS024)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 2.[N].《现代快报》,2004年10月21日A31版.
  • 3《羊城晚报》2000年4月14日.
  • 4甘险峰:《新编小说〈沙家浜〉引起争议》,《深圳商报》2003年2月27曰.
  • 5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 194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6新浪网:《梁再冰:徐志摩与其母“爱情故事”纯属虚构》,2000年5月4日.
  • 72003年3月6日《深圳晚报》对导演和剧组的专访.
  • 8《千里来寻“杨子荣”》,《青岛早报》2004年3月17日.
  • 9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天涯,1997,0(5):133-150. 被引量:196
  • 10李晓峰.关于小说《沙家浜》争鸣的再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5-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4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