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代北京民间交易中白银的成色与平码——以馆藏房、地契约为例 被引量:1

The Fineness and Weight Standard of Silver in the Folk Trade of Beijing in 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of the Real Estate and Land Contracts Collected in the Capital Museu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白银和铜钱并行,形成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货币流通体系。其中,白银主要用于清政府收支、大额交易等,是主要流通货币。不过,清政府未对白银货币进行有效管理。光绪中期以前,政府未正式铸造银币,也未对市场流通中白银的重量和成色进行统一规定。白银主要以银锭、银块的形式称重使用,以两为单位,故称银两。白银的使用方式落后,实际流通中按成色(银的含量)并称重使用。
作者 王显国 Wang Xianguo
机构地区 首都博物馆
出处 《北京文博文丛》 2020年第4期11-18,共8页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1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