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北京民间交易中白银的成色与平码——以馆藏房、地契约为例
被引量:
1
The Fineness and Weight Standard of Silver in the Folk Trade of Beijing in 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of the Real Estate and Land Contracts Collected in the Capital Museu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白银和铜钱并行,形成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货币流通体系。其中,白银主要用于清政府收支、大额交易等,是主要流通货币。不过,清政府未对白银货币进行有效管理。光绪中期以前,政府未正式铸造银币,也未对市场流通中白银的重量和成色进行统一规定。白银主要以银锭、银块的形式称重使用,以两为单位,故称银两。白银的使用方式落后,实际流通中按成色(银的含量)并称重使用。
作者
王显国
Wang Xianguo
机构地区
首都博物馆
出处
《北京文博文丛》
2020年第4期11-18,共8页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s
关键词
流通货币
白银
成色
货币流通
清代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谭彼岸.
中国近代貨币的变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3(3):184-204.
被引量:3
2
李红梅.
从土地文书看清代货币使用的地域差异[J]
.江苏钱币,2013,0(2):21-31.
被引量:7
3
戴学文.
银货考[J]
.中国钱币,1996(3):26-30.
被引量:3
4
宋逢宜.
清代北京松江银锭考[J]
.中国钱币,2017,0(4):13-26.
被引量:6
5
钱屿.
晚清民初北京十两银锭考[J]
.中国钱币,2011(2):37-50.
被引量:4
6
陈娟.
河南博物院藏清咸丰宝钞、官票述考[J]
.中原文物,2010(1):72-7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杨国桢.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编(一)[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1):111-121.
被引量:19
2
杨国桢.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辑(三)[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3):99-106.
被引量:9
3
杨国桢.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编(二)[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2):102-114.
被引量:8
4
刘敬扬,陈亚元.
福建永丰官银钱局述略[J]
.中国钱币,2005(4):7-10.
被引量:1
5
郑涛.
纸币编号的研究[J]
.中国钱币,2007(1):26-30.
被引量:2
6
尚绶珊.《北京炉房、钱铺及银号琐谈》.《文史资料选辑》44辑24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曹孝先,曹嘉荫.《北京市炉房》,《文史资料存稿选编》69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8
曹孝先,曹嘉荫.《炉房》,《北京往事谈》157页,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9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北京金融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北京金融史料·典当、钱庄、票号、证券篇》181页,北京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1994年编辑出版.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号,一0二七(2)31.
共引文献
17
1
王显国.
清代北京地区民间交易中白银的作用及演变——以馆藏房、地契为例[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1(1):14-22.
被引量:1
2
来鸣家.
清代“诈欺官私取财”律例中“金融犯罪”类规范的传承与创新[J]
.河北法学,2024,42(4):160-179.
被引量:1
3
秦慧颖,杨君,黄维,赵云峰.
2011年中国钱币学研究综述[J]
.中国钱币,2012(2):76-80.
4
韩祥,李宏.
近代财政统计中货币换算问题之实例分析——以清末财政清理为中心的考察[J]
.江海学刊,2014(4):156-162.
5
秦慧颖,陈祺,黄维,孟祥伟.
2017年中国钱币学研究综述[J]
.中国钱币,2018(4):65-73.
6
蒙启宙.
对广州从省城到城市变迁的金融解读[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4(1):1-9.
7
胡岳峰,蒋勤.
清代民间账簿中货币记录的释读——以石仓文书为例[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4):77-89.
被引量:4
8
罗涵亓.
馆藏李一氓捐赠文献《清咸丰官票、宝钞》述略[J]
.收藏与投资,2021,12(12):34-37.
9
王显国.
北京右安门明墓出土银作局花银及相关问题研究[J]
.北京文博文丛,2021(2):27-34.
10
王显国.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银元的兴起、盛行及其原因[J]
.博物院,2022(3):61-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孔艳菊,罗涵,苗建民.
传统粘蜡胶的研制及应用性能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25(3):1-8.
被引量:19
2
朱亚光.
清代钿子的形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7):50-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展菲,罗涵,任萌.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的保护修复研究[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4,26(5):52-58.
1
陈洪娟,梅新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经济的演进轨迹及其发展趋势判断[J]
.重庆社会科学,2021(7):81-93.
被引量:1
2
瀚海.
2021新餐饮TOP30[J]
.互联网周刊,2021(23):50-51.
3
不见天.
古代一文钱到底能买啥[J]
.年轻人(A版),2021(10):62-62.
4
杨雪星.
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有效性调查研究[J]
.北方金融,2021(9):31-34.
被引量:1
5
刘竹.
清代北京法律碑刻琐记[J]
.北京档案,2021(12):46-48.
6
贾珺.
清代北京私家名园万柳堂考述(下)[J]
.建筑史学刊,2021,2(4):133-140.
被引量:1
7
李建强.
黄道婆银币趣谈[J]
.服饰导刊,2021,10(6):131-131.
8
钱海鹏,宫文华.
“临川四梦”在清中后期戏曲中的传播——以《清车王府藏曲本》为考察对象[J]
.中华戏曲,2020(1):162-171.
9
张宏杰.
乾隆时期的“议罪银”之罪[J]
.幸福(下),2021(11):56-57.
10
陈燕和,王海全.
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思考——以东盟为例[J]
.国际金融,2021(12):74-78.
被引量:4
北京文博文丛
202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