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世纪西方美学中"趣味"理论的发展与经验主义哲学的风行有着明显的联系。一方面,正是经验主义哲学将审美经验从古典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剥离出来,使其获得了独特的地位,夏夫兹博里、哈奇森、休谟等人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各自从不同角度扩展深化了"趣味"的内涵。但另一方面,"趣味"理论的发展由此也陷入了经验主义理路的困境,尤其是审美感受的主观性与艺术鉴赏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趣味"理论中的难题。直到康德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圆满的回答,康德对"鉴赏判断"的论述既包含了对经验主义哲学的吸收与批判,同时又掩盖和忽略了之前论者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探索18世纪西方美学中"趣味"理论的流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这一论题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68,共6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世纪英国趣味美学研究”(项目编号:GD19YZX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