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城市画像看视频传播对城市空间感知的影响——以襄阳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林奇的城市画像理论经久不衰,在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被学者不断深挖丰富,推陈出新,应用于传播学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城市传播的范式研究。而当今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和媒介技术的高效率,正引领全民进入视频化生存阶段,视频传播的无处不在、实时反馈、定位感知等特点结合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构成了人和城市之间最频繁的勾连。关于空间的感知在上述城市传播和视频传播的背景下,经历了从可识别性到可沟通性的迭代,而借助城市画像的视角观察视频在城市空间感知中产生的影响,可以将三者有机统一,从而在可沟通性之后推演出可具身性的城市空间感知进路。
作者 赵冀帆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21期75-77,共3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5

  • 1吴予敏.现代传播与西部发展[J].读书,2002(5):117-123. 被引量:5
  • 2曼纽尔·卡斯特,刘益诚(译),夏铸九(校译).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5):93-100. 被引量:48
  • 3[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20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 4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29页.
  • 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 6[美]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载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7-417页.
  • 7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8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
  • 9陈映芳.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J].开放时代,2007(6):95-104. 被引量:21
  • 10Richard L. Meier, "A Communications Theory of Urban Growth", M. I. T. Press. Cambridge, MA. 196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