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松属于国家珍稀树种之一,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地带性植被红松阔叶混交林重要组成树种。红松生命周期长、树干笔直的特点,属于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材与经济树种,属于国民经济重要利用树种,在工业和其他行业的生产中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越来越多的红松人工林得到了大量的发展。红松人工林的栽培和发展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的径向生长性质进行探究,可以厘清影响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具体原因,为发展红松资源、提升林木生长概率提供参考。
作者
屈淑芬
机构地区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二龙山乡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站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森林培育
径向生长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焉域金.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18,36(4):68-68.
被引量:3
2
姚博.
施肥对不同林龄红松生长及结实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9,0(5):26-27.
被引量:7
3
姚荣升.
截干对红松生长及结实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9,42(9):49-50.
被引量:5
4
吕跃东,姚颖,刘忠玲,朱万才.
林分结构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16,32(6):30-33.
被引量:5
5
潘光娟.
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影响[J]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6):193-194.
被引量:3
6
郭明辉.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3,39(5):100-104.
被引量:16
7
李瑛云,宋森,张艳波,刘邦.
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13,29(4):24-29.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林德喜,樊后保,苏兵强,刘春华,蒋宗垲,沈宝贵.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4,41(4):655-659.
被引量:120
2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杨文化,赵克尊,亓丽岩.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405-412.
被引量:37
3
郭明辉.
森林培育措施对人工林红松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4,40(6):201-204.
被引量:3
4
孙文生,陈晓阳,高琼,王元兴,董元海,董淑英,丁洪莉.
施肥对红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结实效应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2):10-14.
被引量:11
5
游秀花,蒋尔可.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57-360.
被引量:61
6
刘鸿雁,黄建国.
缙云山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041-2046.
被引量:120
7
李景文.
天然红松混交林恢复的基本对策[J]
.林业月报,1997(4):3-3.
被引量:7
8
丁宝永.红松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
李克志.小兴安岭五营区原始红松林年龄结构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7,23(2):214-220.
10
周峰.落叶松间伐幼龄材的材质及其造纸性质兼轮伐期的造林问题[J].林业科学,1980,(3):163-163.
共引文献
49
1
徐高福,丰炳财,余梅生,洪利兴.
大径级用材林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J]
.防护林科技,2008,21(3):61-63.
被引量:11
2
丁宏,金永焕,崔建国,于文杰,赵莹.
浅析红松人工果材林生长和结实的外部影响因素[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137-141.
被引量:5
3
陈迁进,刘传达.
浙中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特点与培育模式探析[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64-68.
4
陈迁进,刘传达.
浙中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培育模式探析[J]
.华东森林经理,2010,24(3):45-48.
被引量:1
5
童国华.
坡向与造林密度对刨花润楠幼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70-72.
被引量:7
6
王雪松,姜鹏,林树国,王立军.
塞罕坝林区落叶松低密度保留经营技术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4):361-364.
被引量:1
7
刘光辉,倪薇,倪柏春.
天然红松次生林高效经营效果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2014(1):43-45.
8
李永杰,李永泉,吴瑶.
林隙透光抚育对红松林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4,39(3):19-21.
被引量:4
9
杨柏林,张振,张磊,张含国,姜莹.
鹤岗和铁力红松种子园种子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14,43(1):1-5.
被引量:1
10
马菁,张学俭.
红松针阔混交林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8,43(5):56-5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9
1
张泽宁,李芳.
林木种子园的生态学意义及提高增益的关键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8,32(3):137-140.
被引量:8
2
张树根,袁小琴.
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1):21-24.
被引量:1
3
张治来,曹正,张治发,张成榆.
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种子园提高结实量措施[J]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1):87-91.
被引量:4
4
白昀,刘小军.
灌水对樟子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结实的影响[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4):31-34.
被引量:2
5
张林媚,刘姝玲.
毛乌素沙地红松嫁接苗培育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16,40(5):83-84.
被引量:8
6
刘姝玲,刘春红,张耀,张惠,张林媚,郭彩云.
榆林造林地红松高枝嫁接对比试验[J]
.陕西林业科技,2016,0(6):51-53.
被引量:4
7
李静,李正华,李春明,卓泳杉,王洪梅.
红松果林丰产技术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21(6):68-70.
被引量:3
8
张林媚,刘姝玲,郭彩云.
立地条件对榆林沙区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2021(11):32-37.
被引量:4
9
陈立新,哈雪梅,段文标,韩冬荟,李常准,刘玉萍,沈海龙,张鹏.
红松人工林优势木竞争指数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2022,42(5):1777-178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刘姝玲,郭彩云,郭婧.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22(3):81-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侯艳霞.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23(5):52-54.
被引量:2
2
杨宝仁.
浅谈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J]
.吉林蔬菜,2023(4):278-279.
3
程瑞春,潘国强,刘金有,郭海涛.
半干旱地区红松成熟果实生长指标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2024,53(5):22-27.
4
李峰,赵建,杨占军,邱俊花,越利龙.
毛乌素及库布齐沙地樟子松与红松异砧嫁接管理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10):157-159.
1
焉域金.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18,36(4):68-68.
被引量:3
2
彭超.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指导下的森林培育研究[J]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11):52-52.
被引量:1
3
徐广金.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思考[J]
.湖北农机化,2021(13):38-39.
被引量:1
4
邴继福.
一把炒黄豆[J]
.金山,2021(6):12-13.
5
耿国彪.
虎豹啸山林[J]
.绿色中国,2021(20):72-73.
6
郭新娟.
云杉育苗及管理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1(11):41-41.
7
刘艳波,王焕琦,安丽萍,孙昕昳,包学英,王亚超,肖梓屾,杜培革.
长白山和平全季地形公园“美人松”林区康养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三明学院学报,2021,38(6):1-6.
被引量:1
8
杨乐明,黄力,陈喜梅,李聘菊.
优良珍贵树种母生的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浅析[J]
.南方农业,2021,15(23):86-87.
被引量:1
9
茹辛夷,陈胡英(指导).
池 边 即 景[J]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2021(11):38-39.
10
刘惜.
最高的树[J]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2022(1):71-71.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