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贵池杏花村文化记忆建构:以诗歌作为媒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歌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一种媒介形式,是将过去与当下连接起来的重要手段。以地方诗歌作为切入点,探究诗歌流传至今所展现出来的地方共同记忆,并从贵池杏花村与汾阳杏花村的记忆争夺、贵池杏花村文化书写、地点记忆三个方面论述诗歌在贵池杏花村文化记忆建构过程的重要作用。
作者 谢磊 王丹
机构地区 池州学院
出处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68-71,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南古村落历史文化中的媒介嬗变研究”(项目编号:SK2019071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89

  • 1潘琼.公共记忆、日常生活与媒介话语三者之间呈现关系网[J].新闻与写作,2005(9):20-20. 被引量:1
  • 2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社会,2006,26(3):46-68. 被引量:159
  •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 4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 5[法]德里达.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M].蒋梓骅译,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1999:25;83;131;261;258;28.
  • 6Tamar Ashuri. Television Tension: National versus Cosmopolitan Memory in a Co-Produced Television Documentary[J].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07,29(1):31--51.
  • 7Levy · D, Sznaider. Memory Unbound: The Holocaust and the Formation of Cosmopolitan Memory [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2002, 5 (1):87--106.
  • 8红卫兵在“文革”中何止毁灭了千万件“兽首”?[EB/OL].(2009-03-02).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86574.html.
  • 9Jan Assmann. Das kulturelle Geda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ait in frtihen Hoch- kulturen[M]. Miinchen: C · H · Beck, 1992.
  • 10Smith · A· D.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M].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1986.

共引文献2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