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贵州侗族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构建路径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贵州侗族地区饮食资源独具特色,是多彩贵州的亮点之一——“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贵州侗族地区美食以电子商务、旅游景区为重要发展平台,加强了侗族地区美食的宣传,提升了侗族美食的知名度。然而,侗族美食仍然存在餐饮店分散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阻碍了侗族美食品牌的发展及壮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侗族餐饮行业应更加注重创新文化表达内容及方式、保持核心技艺的原真性、在“非遗”脱贫中创新传承、建设多元化宣传体系,以提升侗族美食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和知名度,促进美食资源向美食经济的转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出处 《歌海》 2021年第6期31-36,共6页 Songs Bimonthly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贵州侗族饮食文化资源品牌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C19G19)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2020年开放性课题“新时代武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IWHS20202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9

  • 1魏后凯,姜长云,孔祥智,张天佐,李小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J].中国农村经济,2021(1):2-14. 被引量:101
  • 2“学我者生,似我者死”[J].北京社会科学,1986(4):14-14. 被引量:1
  • 3赵益兴.城步苗族“油茶”文化浅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5(4):48-50. 被引量:5
  • 4孔润常.中国民间茶俗的文化象征[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1):48-48. 被引量:2
  • 5Nic Craith, Mairead . "Cultural Heritages: Process, Power, Commodification," in Kochel, UIlrich and Mairead Nie Craith (eds.). Cultural Heritages as Reflexive Tradi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 6Beck, Ulrich.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Z.
  • 7林淑蓉.食物、味觉与身体感:感知中国侗人的社会世界[C]//余舜德,主编.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北: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75-319.
  • 8Bourdieu,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 9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 Routledge, 1962.
  • 10季鸿昆.传统食品的现代化趋势[C].2012杭州大众餐桌美食论坛会议发言材料,2012(11):52.

共引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