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Bynum等[1]于1979年,首次提出了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IH)的概念,现也被称为"缺氧(血)性肝炎"或"休克肝",近年来随着对这种疾病的进一步认识,提出了缺血性肝损伤(ischemic liver injury,ILI)这个更为合理的定义:指在心脏、循环或呼吸衰竭的情况下由于供血减少引起原发急性肝细胞损伤,表现为急性、短暂(5~25 d)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高于正常值的2.5~20倍),可以通过组织学观察到肝小叶中心细胞明显坏死来进一步确诊[2-4]。
出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270-1272,共3页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基金
北京市科委项目(Z191100006619095)
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LX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