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时后方私立大学的生活样态及生存逻辑——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为例(1938—194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失去了"基地"武昌的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俨然成为战时高校中的"孤儿"之一,1938年底依靠湖北旅渝同乡会的帮助而寄居"宽不上二丈的米市街"。在重庆南岸复校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在"无序"中困苦备尝,乞怜平价商品、举债银行度日、公演募捐,其艰难维持的窘状无疑成为战时后方私立大学生活样态的一个缩影。在"无序"情况下,学校依然按照"有章"规范来施教育人,仍维持三学院七学系的学科体系及商学办学特色,并积极接收借读生及宣传抗战,同时,亦努力加入"国家队",主动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训,但是,限于其体量过小及国家教育经费有限等因素,学校由私立转为国立的努力未能成功。"无序"与"有章"并存,在"私立"与"国立"之间挣扎,成为战时后方私立大学的生存逻辑。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9KZD005)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抗战时期的史学与历史教育研究”(SWU19091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0

  • 1缪凤林:《日本史鸟瞰(下)》,《国风》第3卷第3号,1933年8月1日,第17页.
  • 2《行政院核发(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1937年8月1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栗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一),江苏古藉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 3罗家伦:《炸弹下长大的中央大学--从迁校到发展》,1941年6月16日,《罗家伦先生文存》第1册,第591页.
  • 4《教部令沿海各省学校迁在安全地区开课》,《中央日报》(南京)1937年9月3日,第3版.
  • 5《中央大学在渝开课》,《大公报》(汉口)1937年11月23日,第1张第2版.
  • 6王世杰:《我对罗先生三点特别的感想》,罗家伦先生文存编辑委员会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12册,台北:“国史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9年版,第840-843页.
  • 7《刘湘复中央大学函》,《南大百年实录》上卷,1937年10月2日,第388页.
  • 8沈云龙等访问、张朋园等记录:《刘航琛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66-70页.
  • 9罗家伦:《否认中大重大合并谈话--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对时事新报记者谈话》,《罗家伦先生文存》第5册,第643页.
  • 10罗家伦:《一段惨痛的校史和本大学现在的方针--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在重庆沙坪坝讲》,《罗家伦先生文存》第5册,第634页.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