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粳稻新品种赛粳730的选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赛粳730是由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金谷荃银科技有限公司以豫粳8号(新稻68-11/郑粳107)为母本、镇稻11号(镇稻88/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赛粳730的选育经过,以及参加安徽省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并归纳总结这几年多点示范种植集成的栽培技术和对该品种未来推广应用的展望。
作者
刘存
马晓春
李飞
刘宏宇
张俊江
范凌
高前宝
机构地区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2期248-250,257,共4页
关键词
粳稻
赛粳730
选育
栽培技术
应用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习敏,吴文革,陈刚,许有尊,杨惠成,周永进,孙雪原.
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J]
.中国稻米,2018,24(2):70-75.
被引量:18
2
马春林,马晓春,李飞,张俊江,刘宏宇,高前宝.
粳稻品种赛粳16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21(3):78-79.
被引量:5
3
马晓春,章忠贵,张俊江,范凌,高前宝.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安两优989[J]
.杂交水稻,2021,36(2):124-126.
被引量:11
4
彭坤,刘富,马波,沈先奎,吴建昌.
杂交稻Y两优911的特征特性及沿淮麦后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8):33-34.
被引量:6
5
马晓春,李飞,范凌,张俊江,刘宏宇,高前宝.
粳稻新品种赛粳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1(8):264-266.
被引量:2
6
陈波,周年兵,郭保卫,黄大山,陈忠平,花劲,霍中洋,张洪程.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38(1):67-72.
被引量:32
7
马晓春,章忠贵,范凌,张俊江,高前宝.
2008—2019年安徽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分析[J]
.中国稻米,2021,27(1):104-108.
被引量:15
8
邹禹,占新春,程从新,钱宝云,郑乐娅,张培江.
安徽省粳稻生产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6-28.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刘朝志,苏培明.
沿淮地区麦茬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84-184.
被引量:6
2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张益彬.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
.中国稻米,2005,11(1):3-7.
被引量:277
3
陈温福,张龙步,徐正进,杨守仁,左震东.
北粳南引研究的进展与前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4,25(2):131-135.
被引量:14
4
褚庆全,齐成喜,杨飞,刘学军.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作物杂志,2005(1):9-12.
被引量:58
5
邓建平,杜永林.
江苏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2006,12(4):8-11.
被引量:49
6
张培江,吴爽,孔令娟,占新春,李泽福,杨惠成.
安徽省粳稻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中国稻米,2006,12(6):52-54.
被引量:10
7
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
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1-805.
被引量:179
8
杜永,王艳,王学红,孙乃立,杨建昌.
黄淮地区不同粳稻品种株型、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J]
.作物学报,2007,33(7):1079-1085.
被引量:62
9
袁隆平.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J]
.中国稻米,2008,14(1):1-3.
被引量:91
10
赵国珍,杨世准,芮钟斗,廖新华,苏振喜,世荣,蒋聪,戴陆园.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1):36-42.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67
1
张先广,李文晋,张先卫.
江淮分水岭地区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7):48-49.
被引量:2
2
成臣,曾勇军,吕伟生,谭雪明,商庆银,曾研华,石庆华.
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产量和品质调优的播期效应[J]
.核农学报,2018,32(10):2019-2030.
被引量:38
3
胡兰香.
南方粳稻育种分析[J]
.南方农业,2018,12(18):180-181.
被引量:4
4
邹禹,占新春,程从新,钱宝云,郑乐娅,张培江.
安徽省粳稻生产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6-28.
被引量:11
5
段斌,方玲,何世界,李慧龙,彭波,宋晓华,胡杨.
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9(3):99-105.
被引量:3
6
黄正,张荣萍,陶诗顺,侯永康,胡雨寒,赖强龙,尹明玄.
超迟夏直播常规粳稻品种(系)的适应性筛选[J]
.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1):38-41.
被引量:1
7
雷凯,成臣,章起明,王盛亮,黄曙华,刘宵,陈先雄,高冰可,王斌强,石庆华,曾勇军.
不同除草剂与施用剂量对南方晚粳稻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20,35(1):28-32.
被引量:4
8
唐健,唐闯,郭保卫,张诚信,卫平洋,张洪程,陈恒,李雄,廖赟华,李秋保,余进,孙明珠,邵彩虹.
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差异[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40(6):8-15.
被引量:6
9
习敏,杜祥备,吴文革,孔令聪,陈金华,岳伟,许有尊,周永进.
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165-172.
被引量:18
10
卫平洋,裘实,唐健,肖丹丹,朱盈,刘国栋,邢志鹏,胡雅杰,郭保卫,高尚勤,魏海燕,张洪程.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J]
.作物学报,2020,46(4):571-585.
被引量:19
1
范凌,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
2017-2019年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31-35.
被引量:5
2
姜朝晖,张铁牛,易佳佳,周尚泉.
叶面降镉剂对稻谷降镉效果的应用探索[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1):54-56.
被引量:1
3
刘君才.
《金谷》[J]
.艺术市场,2021(12):151-151.
4
马晓春,李飞,范凌,张俊江,刘宏宇,高前宝.
粳稻新品种赛粳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1(8):264-266.
被引量:2
5
韩霖,赵磊,侯文平,谢鹏飞,宋涛,赵秀哲,高良文,夏广鹏,曹国鸿,孙浩钧.
粳稻新品种通系945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2):173-174.
6
邙光伟,康亮,王养龙,应飞,李梦媛,魏晓东,穆云森,王艳芝.
极早熟抗旱优质玉米新品种禾源17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和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2(3):31-33.
被引量:5
7
苏作.
新审定通过的大豆品种[J]
.农家致富,2021(22):42-43.
8
王锦艳,钏兴宽,康洪灿,李国生,李萍.
10个粳稻新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21,41(6):91-93.
被引量:2
9
龚红兵,杜灿灿,胡庆峰,曾生元,李闯,孙立亭,钱华飞,余波,景德道,林添资.
同组合来源3个镇稻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及其启示[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3):105-109.
10
赵丽,李慧.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庆林611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21,51(6):50-51.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