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基础疾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都是常见疾病之一[1]。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2017年全球约有4.51亿糖尿病患者(年龄18~99岁),预计到2045年,将增加到6.93亿[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第二大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3-4]。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特征,现已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间质间隙和小动脉周围的细胞外基质沉积的程度可以作为对肾单位及其周围脉管系统功能衰竭的预测指标[5]。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肾纤维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及其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6]。因此,深入研究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维化意味着过度的瘢痕形成,通常是对反复或慢性损伤修复性反应,但过度纤维化终将导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复杂,扰乱了正常的组织结构,继而损害了正常的器官功能[7-8]。纤维化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现将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机理与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326-331,共6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193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