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陶行知“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对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围绕“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重新梳理了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什么、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从哪里来又该如何培养”的职业教育观,对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观正是“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的与时俱进的成果。最后,文章针对现有“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职前培养、完善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岗前培训和健全职后培训体系的建议。
作者
陈淑凤
机构地区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陶研》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生利主义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曹山岗.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8):24-24.
被引量:2
2
周桂宏,尤国勋.
职业试习科:一个被忽略的话题——重温陶行知《生利主 义之职业教育》有感[J]
.职业技术教育,1994,15(5):6-7.
被引量:3
3
唐林伟,周明星.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30-33.
被引量:103
4
李梦卿,刘博.
我国省级“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建设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8(5):80-87.
被引量:59
5
杨成明.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专业发展与培养路径探究[J]
.教师教育学报,2021,8(2):40-48.
被引量:28
6
杨宾峰,冯启高,张社字.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本位回归与路径选择——基于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分析[J]
.职教论坛,2020,0(1):84-9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张伟萍.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56-59.
被引量:132
2
董桂玲,唐林伟,周明星.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新解[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15(2):51-53.
被引量:29
3
李强.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93-98.
被引量:19
4
张社字.
职业教育地位“应然”与“实然”的冲突[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6A):43-47.
被引量:13
5
薛新伟,王冬.
灰色投入产出理论及模型方法初探[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1):56-61.
被引量:11
6
周山雪.
关于“双师型”的若干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1998,19(17):18-21.
被引量:30
7
王宪成.
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J]
.中国培训,1997(9):21-26.
被引量:16
8
宁永红,张萌,孙芳芳.
中等职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
.职教论坛,2012(10):58-63.
被引量:5
9
肖凤翔,张弛.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15):69-74.
被引量:244
10
邹吉权.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0):90-9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97
1
王铁成.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长思维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63-70.
被引量:4
2
朱少义,郭凤.
“1+X”证书制度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22(6):30-34.
被引量:6
3
朱少义.
基于文献分析视角的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30):25-30.
被引量:1
4
胥徐,缪朝东.
县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历史演变、现状分析与模式创新[J]
.湖南教育(下旬)(C),2023(6):44-47.
5
陶军.
基于互联网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教学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1):184-185.
被引量:2
6
张维玲,陈万钧.
小议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大众标准化,2020(6):226-227.
被引量:1
7
龚红莲.
建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要性刍议[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1-2.
被引量:3
8
曹红葵.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4):21-23.
被引量:2
9
张士军,夏夕美.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外部保障的条件[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5-7.
被引量:3
10
张春霞.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可行性分析[J]
.管理观察,2008(14):101-10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郑思晴.
从才能、兴味到利群:职业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解读《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J]
.生活教育,2021(22):4-7.
被引量:1
2
耿冰冰.
陶行知“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师资培养的启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1-22.
被引量:4
3
叶锦义.
陶行知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初探——读《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有感[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81-84.
被引量:6
4
王健,陈海英.
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师资培育的启示——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19(3):23-25.
被引量:3
5
张幼春.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视域下的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研究[J]
.高教学刊,2019,0(19):169-17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金白梧.
基于生利主义理论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研究[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10):149-152.
1
姚小林.
陶行知“政富教合一”视域下高中生财经素养养成的实践思考[J]
.生活教育,2021(22):102-105.
被引量:1
2
郑思晴.
从才能、兴味到利群:职业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解读《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J]
.生活教育,2021(22):4-7.
被引量:1
3
郁冬梅.
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27(1):73-76.
被引量:5
4
杨渝.
论生利主义在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为例[J]
.科学咨询,2019(44):155-155.
被引量:1
5
陶行知.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J]
.重庆陶研文史,2020(2):2-5.
6
贾宗太.
广元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2021(30):17-20.
7
王新忠.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探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90-94.
8
方鹏.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J]
.就业与保障,2021(20):191-192.
被引量:1
9
王彩峰.
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2):267-269.
被引量:1
10
王志辉,于忠波.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科技风,2022(7):160-162.
福建陶研
202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