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锡剧《烛光在前》的革命美学新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在时代精神的召唤下,既是面向历史的深情回望,又是面对现实的真切召唤。既要与现实政治要求紧密相联,也要在对革命故事的讲述中,重拾并重塑民族精神。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的众多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中,《烛光在前》以其诚恳、淳朴的面貌脱颖而出,用日常叙事承载革命叙事、书写革命美学。编剧罗周以其智识和笔力将其中种种复杂的历史细节和情感向度,以聚焦革命家庭的视角,在个体生命和生活的精微之处观照历史,用日常叙事的笔触呈现了书写革命先驱的另一种视角。这种具有历史现实感的书写质地,形神兼备地传达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社会风貌和人物个性,完成了对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的创新表达。该剧独具匠心的视角、精巧闭环的结构、平凡又伟大的人物塑造,以及含蓄质朴又饱含温情的艺术呈现,彰显了超凡脱俗的艺术品格,实现了情感厚度与思想高度的渗合、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的统合。
作者 查姿孜
出处 《剧影月报》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Drama and Film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7

  • 1程文超.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嬗变——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叙事50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6):38-43. 被引量:19
  • 2吴国盛.希腊人的空间概念[J].哲学研究,1992(11):66-74. 被引量:20
  • 3张光直.《考古学与中国历史学》,《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3页.
  • 4[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寻》,陈恒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0页.
  • 5埃内斯特·卢奇.《民族主义与领土》“序言”,徐鹤林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 6[英]哈斯克尔.《历史及其图像》,《艺术史与艺术理论》Ⅰ,孔令伟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 7[法]阿兰·施纳普.《遗迹、纪念碑和废墟:当东方面对西方》,《美术史与观念史》第5辑,李晓愚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 8[英]爱德华·吉本.《吉本自传》,戴子钦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17页.
  • 9[荷]赫伊津哈.《中世纪的秋天》,何道宽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 10[荷]威廉·奥特尔斯佩尔.《秩序与忠诚-约翰·赫伊津哈评传》,施辉业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159页.

共引文献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