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反■(绝)为■(继)"是见于《说文解字》的一个著名论断。文章采用出土文献资料和传世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反■(绝)为■(继)"现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得出如下结论:(一)"反■(绝)为■(继)"不符合古文字构形正反无别的通例,不符合先秦文字的用字习惯。(二)"■""■"正反无别,而"绝""缵"古音相通,"反■(绝)为■(缵)"符合先秦文字的古音和用字习惯。(三)所谓"反■(绝)为■(继)"是把"反■(绝)为■(缵)"之"■(缵)"同义换读为"■(继)"造成的结果,换读大约发生在秦汉之际。(四)经过汉代人转抄的先秦文本存在"■(缵)""■(继)"相乱的情况,应当根据相关资料予以校正。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谐声大系”(项目编号:17ZDA29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