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移动传播时代竖屏视频的社交属性研究--以抖音竖屏视频为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竖屏视频凭借其更适配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需求,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作为竖屏视频领域的典型代表,抖音平台上的竖屏视频所发挥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视频的传统功能,而是扩大到人际交往、社会交往等更大的范畴。竖屏视频呈现出的人性化、重视用户感官体验、追求用户心理平衡等特性,也是在将竖屏视频的社交属性放大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竖屏视频的崛起也为今后开发视频产品的社交价值、生产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视频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 刘一
出处 《视听》 202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Radio & TV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9

  • 1梁国伟.绽出在电视媒介形态中的时间意识[J].当代电影,2006(1):119-123. 被引量:5
  •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 3弗朗西斯·巴勒.传媒[M].张迎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7.
  • 4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 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14.
  • 7(法)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M].李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3.
  • 8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9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5.
  • 10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171

同被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