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骨棕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6例骨棕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19~72岁,中位数48岁。病程4个月至13年,中位数30个月。均行X线、CT、MRI检查者4例,均行CT、MRI检查者5例,均行X线、CT检查者3例,仅行CT检查者4例。观察骨棕色瘤的部位、大小和X线、CT、MRI表现。结果:①骨棕色瘤部位及大小。肿瘤累及34块骨,其中颅骨2块、锁骨3块、肩胛骨2块、肋骨5块、胸椎2块、肱骨2块、掌骨4块、指骨5块、股骨4块、胫骨3块、腓骨2块。肿瘤直径≤3.0cm者16块骨、3.1~5.0cm者6块骨、5.1~7.0cm者3块骨、≥7.1cm者9块骨。②骨棕色瘤X线表现。7例行X线检查,共累及17块骨。17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10块、膨胀性破坏3块、溶骨性破坏2块、混合性破坏2块。发生病理性骨折1块。骨皮质完整12块,骨皮质缺失或不完整5块。骨质破坏区内见骨嵴3块、见斑点状钙化5块,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2块。有骨膜反应4块。肿瘤周围软组织肿胀3块、软组织肿块2块。③骨棕色瘤CT表现。16例行CT检查,共累及34块骨。34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12块、膨胀性破坏6块、溶骨性破坏5块、混合性破坏11块。发生病理性骨折2块。骨皮质完整19块,骨皮质缺失或不完整15块。骨质破坏区内见骨嵴8块、见斑点状钙化9块,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4块。有骨膜反应5块。肿瘤周围软组织肿胀7块、软组织肿块5块。④骨棕色瘤MRI表现。9例行MRI检查,共累及15块骨。T1WI呈均匀低信号5块,呈低、极低混杂信号4块,呈低、高混杂信号4块,呈极低、高混杂信号2块。T2WI呈均匀高信号3块,呈高、极低混杂信号5块,呈低、极低混杂信号5块,呈等、高混杂信号2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12块、均匀高信号3块。肿瘤相邻骨质水肿5块、相邻软组织水肿5块。结论:骨棕色瘤多见于四肢管状骨,其在X线和CT片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膨胀性破坏、溶骨性破坏、混合性破坏,骨质破坏区内可见骨嵴或斑点状钙化,少数病例有骨膜反应及病理性骨折;其在MRIT1WI上主要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在MRIT2WI上主要表现为高、极低混杂信号和低、极低混杂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作者
吕金纯
王永光
王旭荣
邱乾德
LYU Jinchun;WANG Yongguang;WANG Xurong;QIU Qiande
出处
《中医正骨》
2022年第2期70-73,共4页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