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稻文化纪行(二) 贵州黔东南侗族稻文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侗族是古越人的一支后裔 . 古代散布在我国南方的西瓯、乌浒等地的岭南百越民族被视为今日侗傣语族的先民之一 . 春秋战国时代 , 越国被楚国灭亡之后 , 部分越人散居岭南各地 , 融入岭南百越部族之中 , 其中很大一部分融入西瓯部族 .
作者
玄松南
梁仲权
梁怀祥
机构地区
中国水稻研究所
贵州省从江县农技推广站
出处
《中国稻米》
2002年第6期40-41,共2页
China Rice
关键词
中国
稻文化
贵州
侗族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5
1
宋崇林.
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节日文化[J]
.初中生辅导,2008(29):42-44.
被引量:2
2
崔海洋.
论侗族制度文化对传统生计的维护——以黄岗侗族的糯稻保种、育种、传种机制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66-72.
被引量:3
3
阳泉,郑国乔.
甫贯的故事(侗族民间故事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4):82-82.
被引量:1
4
陈业铨,韦秋明.
试论侗族与古越人的关系[J]
.云南社会科学,1993(2):71-74.
被引量:1
5
刘其印.
话说“二月二”[J]
.民俗研究,1992(1):48-53.
被引量:5
6
孟学华,吴正彪.
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稻田养鱼习俗与传统稻作文化关系探微[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4-16.
被引量:4
7
杨伟兵.
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J]
.中国农史,2004,23(4):88-96.
被引量:24
8
谢志民.
论女书构成与古越稻作文化[J]
.寻根,2001(4):11-18.
被引量:1
9
周丕东,潘永荣,吴佺新,孟保明.
现代农业技术及其推广的文化反思——基于对贵州侗族传统稻田养鱼影响的实证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109-111.
被引量:11
10
马振锋,彭骏,高文良,田宏.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J]
.高原气象,2006,25(4):633-642.
被引量:187
引证文献
4
1
王宇丰.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J]
.中国农史,2014,33(5):113-120.
被引量:10
2
侯玉婷.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系统保护发展对策[J]
.农业考古,2018,0(6):50-55.
被引量:3
3
钱林,李卫鹏,欧德渊.
黔东南侗族动物性饮食文化初探[J]
.现代畜牧科技,2019,0(9):9-13.
4
周江波,杨涛,雷启义,严红光.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中的香禾糯[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黄梅,段德罡,李欣格.
黔东南侗寨的乡土智慧与空间营建[J]
.建筑与文化,2016(5):45-49.
被引量:3
2
常巧素.
稻鱼共生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以L县苗族聚居区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1):1723-1728.
被引量:4
3
左代银.
山区微流水生态型稻鱼共生种养技术研究[J]
.种子科技,2019,37(8):53-54.
被引量:2
4
钱林,李卫鹏,欧德渊.
黔东南侗族动物性饮食文化初探[J]
.现代畜牧科技,2019,0(9):9-13.
5
曾涛,赵洪,龙胜碧,杨天海,李龙珠,刘垚,彭泰辉,侯再芬,凡迪,熊玉唐,金明.
贵州主要稻区养鱼密度对稻鱼生长及效益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3):102-106.
被引量:5
6
付平,吴天祥,吴力亚,李凤兰,李潮云.
贵州传统香禾糯酒成分分析及其酒体抗氧化活性评价[J]
.现代食品科技,2021,37(10):261-269.
被引量:3
7
向仁顺,梁霄楠.
稻田联产稻、鸭、鱼三者共栖的农业模式研究——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
.畜禽业,2021,32(11):61-62.
被引量:1
8
杨浏熹.
礼俗文化视域下侗族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2-15.
被引量:1
9
彭庆.
关于侗族传统农业与生态知识的文献梳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2):53-56.
被引量:1
10
何学佳,张建冲,杨翠,余显权,宋泽,周丽洁.
贵州地方糯稻资源稻米品质特性及群体结构分析[J]
.种子,2022,41(9):68-73.
被引量:1
1
游修龄.
稻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J]
.中国稻米,1994(1):33-35.
被引量:2
2
游修龄.
龙和稻文化[J]
.中国稻米,1994(2):35-38.
被引量:2
3
雷学华.
浅谈《壮族稻作农业史》的研究方法及其他[J]
.广西民族研究,1998(3):117-121.
被引量:1
4
宋长栋.
从地名看封开历史文化[J]
.岭南文史,1996(4):52-55.
被引量:2
5
游修龄.
稻与尝新节及新年(下)[J]
.中国稻米,1995,1(5):27-29.
6
玄松南.
韩国传统农耕文化(四)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荐新祭[J]
.中国稻米,2002,8(4):42-43.
7
黎汝标.
论布依族对古越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
.贵州文史丛刊,1992(1):75-77.
8
张元生.
壮汉语关系浅谈[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1):58-75.
被引量:2
9
朱逸宁.
安史之乱与江南诗性精神的成熟[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4-7.
10
刘铁军.
明清江南乡绅话语中的治家文化[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0-14.
中国稻米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