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美与意象的关系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现代美学中的美与中国古代的意象之间具有对应性。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依赖于主体而存在,既具有普遍性,又是个体感悟、判断与创造的成果。美从感性形态的角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意象”。意象是主体在物我交融中能动创构的,包含着感悟、判断和创造的统一。在意象中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意象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体现了物我的契合。审美活动创构了意象,就是生成了美。当称它是“意象”时,偏于指称它的感性形态,其中体现着审美价值;当称它为“美”时,侧重于指称它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寓于意象之中。美是意象的共相,是抽象的,意象是美的具体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美是意象”。
作者 朱志荣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2,共7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意象创构论”(项目编号:21BZW00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