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满池娇纹样初见于绘画,后见于瓷器、金银器、丝织品等,经由画院引导、婚俗演变、城市规划等共同作用,逐渐实现商品化的转型。满池娇纹样源于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和思考,不仅是审美性图案,也有功能性建构,是对社会生活的有形陈述,更是对生存意义的深刻表达。文章采用实物考证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式,试图超越图案进化的窠臼,将其还原历史时空中,对其"存在"意义进行展读。
作者
曹超婵
伍海环
Cao Chaochan;Wu Haihuan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基金
201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当代浙江金银细工非遗技艺的激活与转型”阶段成果(编号:19NDQN363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