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长江经济带分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云贵川渝地区三个区域,通过A-F法对各个区域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进行测量和综合分析,并分析造成各个区域城乡之间相对贫困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无论是等权重赋值法还是主成分分析法,长江经济带中城乡家庭的贫困发生率主要发生在健康层面、教育层面和家庭资产层面;城镇家庭多维贫困指数MPI下降速率快于农村家庭,从长三角地区到长江中游地区再到云贵川渝地区,城乡家庭的MPI下降速率逐渐放缓;随着多维度相对贫困临界值k的增大,城乡之间不同维度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趋于相同。健康和家庭资产层面对城镇家庭的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高于农村家庭;教育、生活标准和收入层面,农村家庭被剥夺的概率高于城镇家庭。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科学制定相对贫困的多维识别标准;重视城乡家庭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以改善城乡相对贫困家庭生活条件为目的的综合扶贫体系;降低收入差距,始终贯彻实施收入再分配政策。
出处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26-32,共7页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