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石不知所在。曲阜师范大学馆藏拓本190厘米×75厘米,编号70/2-1。此类线刻孔子立像流行于元、明时期的中国南方。元至治三年(1323)发现于湖北荆州(江陵),然后由湖北黄梅县逐渐传播开来。其特点:1.大多都有“昔堙驿梁,有执政者过之,其马嘶伏,策亦不进,遂得此石刻于桥之下,乃唐吴道子笔也”的传说;2.不同于宋代“行教小影(圣行颜随)”的“叉手”,双手上下叠压,作“抚手”状;3.须髯茂密,身材伟岸,面目“五露”;4.背后有剑柄微露;5.多标明“吴道子手笔”;6.如有题词“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最早见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祝辞),则为明代刻立。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Qilu Journal